close

  紅網長沙縣站10月22日訊(星沙時報記者 廖真怡)長沙縣林業資源豐富,然而間或大面積爆發的鬆毛蟲害卻讓大片樹林的葉子被啃食殆盡,只剩下光禿禿的枝幹難以存活。如今,長沙縣防治森林病蟲害有了“秘密武器”,記者近日獲悉,通過對近20年的氣象資料進行分析,縣林業局森保站已在全省率先研發出一套鬆毛蟲發生量中長期測報模型,準確率高達85%以上。
  以往長沙縣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主要憑經驗,此次縣森保站與縣氣象局簽署合作協議,縣氣象局把採集到的天氣信息進行資源共享,以充分發揮氣象數據在森林病蟲害防治中的作用,提高病蟲害預測的科學性與時效性。
  長沙縣轄區林地面積達90多萬畝,帶來豐富森林資源的同時也加大了病蟲害的防治難度。然而看似“神出鬼沒”的病蟲害其實也有一定規律可循,“一般雨水多,蟲害發生率就相應降低;而遇到高溫天氣,由於害蟲的繁殖速度加快,爆發蟲害的可能性也會隨之上升。”縣森保野保站副站長塗新華介紹,氣象因子的變化與病蟲害的發生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性。
  “通過對濕度、溫度、降雨量等氣象信息的收集與分析,建立起相關的數學模型,這對實現病蟲害的預警科學性有重要意義。”塗新華告訴記者,目前全縣共有60餘個氣象因子收集站,此次通過信息共享機制的建立,可以及時瞭解到各地的天氣情況,並據此提前一年預測出病蟲害的發生幾率大小及發生面積,因地制宜地開展預防與治理工作,真正做到由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轉變。  (原標題:長沙縣森保站研發出湖南首套鬆毛蟲測報模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o55porvn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